患者男,33岁。主因骶尾部溃口反复流脓、流液1年余入院。
查体:舌红、苔黄、脉数。骶尾部距肛缘6cm处可见3.0cm×3.0cm肿块,表面可见3个针尖大小孔道,略有红肿,界限清,无破溃,质韧,触痛阳性,有波动感,挤压有少量分泌物,肛门指诊未见异常。
磁共振检查:骶尾部皮下囊性肿物。
拟诊:骶尾部藏毛窦
中医辨病辩证依据:四诊合参,本病属中医学“尾闾藴结”范畴,证属火毒藴结。患者因尾部局部残留异物或邪毒侵袭,导致局部气血瘀滞,藴蒸化脓,溃破成漏。舌红苔黄、脉数为火毒藴结之象。本病位于骶尾部,病性属实证,积极治疗,预后佳。
中医鉴别诊断:本病可与肛漏鉴别,二者均出现肛旁包块肿胀、疼痛。肛漏多伴有硬结,肛检可见内口,时有脓血性分泌物,肿胀、疼痛不明显,而尾闾窦道肿胀、疼痛明显,肛检无内口,体检时不难区别。另可通过彩超和磁共振加以鉴别。
入院后通过全面检查无手术禁忌症,于第二日在腰麻下行藏毛窦切除术(采用Karydakis皮瓣),术中证实术前诊断为骶尾部藏毛窦。术后给予禁食、营养支持、抗炎、对症等治疗措施。术后隔日换药,切口愈合良好,患者于术后12天出院,切口缝线于术后14天全部拆除,Ⅰ期愈合。
藏毛窦是一种不常见的感染性疾病,以患者多毛、局部窦道内藏毛发为其特征。藏毛窦一般认为是后天性疾病,法国学者在一位理发师的左手虎口位置也发现了藏毛窦,更加印证了这一观点。在肛肠外科中处理的藏毛窦一般是指发生在骶尾部的藏毛窦。脱落的毛发形成入侵者,毛发侵入的动力,局部皮肤的易损性,这三个因素同时并存的情况下才可能发展成为藏毛窦,因此针对于以上三个因素的处理措施才是藏毛窦手术的要点。臀沟抬高技术是藏毛窦手术治疗中的关键。笔者在接触过的骶尾部藏毛窦患者中还发现一个特点,就是久坐人群是高发人群,这也符合上述的三个因素并存的情况。
孙宏伟,男,46岁,汉族。1996年毕业于齐齐哈尔医学院,本科学历,主任医师。现任安达市中医医院外科系主任、马应龙肛肠诊疗中心主任。毕业后一直从事外科临床工作。2003年及2010年两次在哈医大一院泌尿外科、普外科进修学习,2013年在北医三院进修学习,2016年和2018年分别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和西安马应龙肛肠医院肛肠科进修学习。擅长普外科、泌尿外科、肛肠科常见病及多发病的诊治,对泌尿外科和肛肠科疑难病症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。在国家级、省级及市级刊物上发表过多篇论文,深受患者好评。